前言:
經過大約兩個月的視像教學,我得出一個結論:視像教學,絕對不是權宜之計。在開始視像教學的初期,我和大多數的樂器老師一樣,抱著無可奈何,姑且一試的態度,希望疫情盡快過去,一切都可以回復正軌。由選擇軟件,添置收音器材,試SETTING,情商不同學生測試互動效果,以定出最理想的配置⋯⋯實行了兩個月,在教學習慣上作出一些細微修改之後,發現原來「得」是可以償「失」的。這篇文章就是要分享一下,究竟我的教學方針,在視像教學之下,「失」了甚麼,又「得」了甚麼。
正文:
很多人忽略了,上課地點除了關乎是否便利的問題外,其實還是關乎教學效益這個重要元素的。正如我在多年前曾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:在部份國家的中小學中,不是由老師到不同班別去上課,而是老師各自有自已的課室,由不同班別根據要上的科目,到相關老師的課室去上課。這個方式,成本效期雖然較低,但教學效益卻較高的。因為上課地點是「老師的地方」,老師是主,學生是客,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下,學生是會較易吸收老師所投放出來的訊息的。相反,若上課地點是在學生的地方,學生是主,老師是客,知識灌輸的效能便會較低了⋯⋯客廳不是一個理想上課的地方,老師所花的交通時間,除了讓學生省回交通時間外,還會讓學習效能有所扣減,其實是得不償失的。
當然,事情也不是一面倒的。部份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下學習,是會有較好的表現的。例如我有部份學生就會有「在家吹得好,上課表現差」的情況。當然這是應要克服的心理狀態,但透過視像教學,我發現了一個新的可能性。
視像教學的「失」:
- 缺乏面對面的互動: 雖然視像教學可以透過鏡頭看到學生的表情和動作,但始終無法完全取代面對面的互動,例如一些細微的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,都可能在視像中被忽略。
- 技術問題: 視像教學需要穩定可靠的網路連線,如果網路不穩定,就會影響教學品質。
- 學生自律性: 學生在家上課,容易分心,需要更高的自律性才能專心學習。
視像教學的「得」:
- 更彈性的學習時間: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上課,不用再受限於固定的上課時間,更能有效利用時間。
- 更廣泛的學習資源: 視像教學可以利用各種線上資源,例如影片、音樂、教材等,讓學習更豐富多元。
- 更便捷的學習方式: 學生不用再舟車勞頓,在家就能學習,省時省力。
- 更有效的教學方式: 透過視像教學,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學生的演奏動作,並針對性地提出指導,提高教學效率。
視像教學的未來:
我相信視像教學將會成為未來音樂教學的重要趨勢,它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,讓更多人享受到優質的音樂教育。
如何選擇適合你的長笛課程:
- 考慮你的學習目標: 你想學習長笛的目的是什麼?是為了興趣愛好,還是為了考試升學?
- 考慮你的學習習慣: 你更喜歡線上學習還是線下學習?
- 考慮你的預算: 線上長笛課程的價格通常比線下課程更便宜。
選擇適合你的長笛課程,開啟你的音樂旅程!